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1:00 点击次数:93
图片
3000多岁“老北京”
“牛头鬲”有多牛?
20世纪70年代
房山琉璃河遗址出土一批文物
其中有一件精美的青铜器“伯矩鬲”
据考古人员研究
它不仅是西周时期燕国青铜器的典型代表,
还是该时期精湛工艺和卓越文化的象征。
其造型独特,纹饰精美,
为北京的历史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琉璃河遗址也成为目前北京地区
可追溯到的最早的城市文明源头
被誉为北京“城之源”。
那么,这个昵称“牛头鬲”的青铜器
到底有多牛呢?
图片
西周初年 伯矩鬲
1975年出土于北京房山琉璃河
通高33.5厘米,口径34厘米。有盖,盖面饰立雕状牛首纹,盖正中以两个立体牛头相背组成盖纽。口上有立耳。颈饰夔纹,间以短扉棱。袋足,亦饰具有飞扬之双角的牛首纹。伯矩鬲,平盖,盖顶中央置一由两个相背的立体小牛首组成的盖钮。
图片
盖面饰以浮雕牛首纹,角端翘起。
图片
口沿外折,方唇,立耳,束颈,袋足。
图片
颈部饰六条短扉棱,扉棱间饰以夔纹,袋足均饰以牛头纹,牛角角端翘起,高于器表。
图片
伯矩鬲有铭文四行十五字:“在戊辰匮(燕)侯赐白(伯)矩贝,用作父戊随彝。”意为:在戊辰这一天,燕侯赏赐作器人伯矩贝币,伯矩用来作纪念父亲戊的礼器。
图片
图片
带有青铜盖子的青铜鬲,在出土的文物中比较罕见。西周伯矩鬲具有西周早期青铜鬲的典型特点,形体较大,纹饰繁复而精制,全器装饰立体与浮雕的牛首共7个。整个器形端庄厚重,纹饰大方,不加地纹,而由立体的牛首和翘起的牛角、耳等细部所强化的轮廓线则是富于装饰性的。艺术设计和铸造工艺极为高超,是西周初期青铜器中的杰作。其铭器上铭文体现出明显的商朝特点,从侧面反映出了西周燕文化的兼容并蓄、开放进取的精神。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